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我们期盼统一的曙光”!重要大会在北京召开,这位台湾青年现场发言

  来源:政知见  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来源:政知见

  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我们期盼统一的曙光”!重要大会在北京召开,这位台湾青年现场发言

  此前一天,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今天是第一个台湾光复纪念日。

  几个信息值得关注。

  第一,为什么要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回溯到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和澎湖列岛被割占,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

  1895年5月底,日本殖民者强行登陆台湾岛,然而台湾人民没有屈服,奋起抵抗,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在长期抗日斗争中,约65万台胞献出宝贵生命。

  祖国大陆从未忘记孤悬东南的宝岛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向中外记者明确表示:“中国如不能收复台湾,即无法立于大地之上。”1937年5月,毛泽东同志会见美国记者尼姆·韦尔斯时表示:“中国的抗战是要求得最后的胜利,这个胜利的范围,不限于山海关,不限于东北,还要包括台湾的解放。”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超过5万名台湾同胞奔赴大陆投身抗日救亡洪流,不少人为国捐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经过顽强奋战,付出巨大牺牲,终于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1945年,经过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顽强奋战,付出巨大牺牲,终于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被日本殖民者窃据了50年的台湾终于光复,回到祖国怀抱。时任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代表中国政府宣布:“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

  一年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将10月25日定为“台湾光复节”。

  第二,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近年来,赖清德及民进党当局不断进行谋“独”挑衅,大肆兜售“台独”分裂谬论,刻意淡化、否认台湾光复的历史事实,甚至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以“终战”代替“抗战”,妄图割裂两岸历史联结和同胞精神纽带。

  10月21日,浙江大学台湾省籍研究员许志宏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提到,“近年来,受内外复杂因素影响,台湾地区的历史教育被刻意淡化或曲解,不少台湾年青一代对历史的认知十分苍白。”

  纪念台湾光复,为两岸同胞提供了共同的历史记忆锚点,能够唤醒同胞历史记忆,尤其是填补台湾年青一代的历史认知空白。

  在此次大会上,王沪宁表示,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共护抗战胜利重大成果,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第三,共创未来。

  纪念是为铭记历史、更好前行。在此次大会上,王沪宁提到,要同忆历史、捍卫成果、守护家园、共创未来”。

  如今,随着大陆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到大陆逐梦圆梦,这充分说明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祖国大陆的强大实力,为两岸同胞共享发展机遇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此次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上,台湾青年杨品骅是发言者之一。

“我们期盼统一的曙光”!重要大会在北京召开,这位台湾青年现场发言

  杨品骅是台湾少数民族歌手,出生于台湾省花莲县吉安乡娜荳兰部落。公开报道显示,来大陆10多年,杨品骅创作演唱了《让我守候》《我是中国人》《回家的日子》等一大批音乐作品。

  近年来,杨品骅成为不少两岸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他曾对媒体提到,“我希望把自己多年在大陆发展的经验分享给更多台湾朋友,让他们搭上祖国大陆发展的快车。”

  在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上,杨品骅说,“台湾少数民族始终不甘做‘亡国奴’,在日本殖民统治的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以鲜血抵抗入侵者。在长达五十年的高压统治下,日本军警杀害了台湾少数民族约三分之一的人口。”

  “我们期盼统一的曙光可以照亮各部落走向繁荣发展的前景,让我们为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次向前!”

责任编辑:过博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72.167.143.19/3363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