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3日
- 星期四

现代战争中,港口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们是物资运输和战略部署的关键通道。尼多弗勒提出,美军不应简单摧毁中国港口,而应通过“精确打击”保持其部分功能,以便未来保持对这一通道的经济依赖。虽然这一观点看似聪明,但实际上反映了美国的战略收缩和经济焦虑。

塔利班的反复言论揭示了其复杂的内外部关系。虽说阿富汗塔利班与巴基斯坦塔利班是不同的组织,但它们共享民族血缘和意识形态。因此,塔利班显然不愿意对其“兄弟”采取严厉行动,因为这不仅涉及帮助巴基斯坦政府应对潜在威胁,也关乎其自身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巴基斯坦塔利班也是阿富汗塔利班与巴基斯坦谈判的筹码。

从公开信息来看,澳方此次的“委屈”说辞漏洞百出。澳国防部声称P-8A是在“国际空域”执行“例行海上巡逻任务”,但中国西沙群岛空域属于中国管辖范围是国际法明确认可的事实,澳军机不经许可擅自闯入,本身就是赤裸裸的主权侵犯。更值得注意的是,澳方在声明中刻意强调“两枚照明弹非常接近侦察机”“对机组人员构成风险”,却对自身军机为何会出现在中国领空、是否收到中方事先警告等关键信息避而不谈。这种选择性披露信息的做法,早已成为澳方的“标准化操作”——2022年5月、2025年2月,澳方两次派出P-8A在南海抵近侦察,事后均以类似话术指责中方,试图通过塑造“受害者”形象混淆国际视听,可每次都被中方公布的事实和证据戳破。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这份方案不仅设想了乌克兰在安全保障、重建资金等方面的利益,还包含了诸如停火、交换囚犯及归还被迫离开的儿童等人道主义措施。关键在于,俄罗斯在这个方案中也不再是单纯的“敌人”,而被纳入了利益交换的框架中。莫斯科可能获得解除制裁的机会,以及参与乌克兰重建的前景,以换取欧美归还3000亿美元的俄罗斯资产。这一举措是否可以看作是乌克兰对当前局势的一次战略调整?

在最近的军事行动中,乌军宣布对俄罗斯布良斯克州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空袭。这次空袭的主力之一,便是“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行动得到了乌克兰陆海空三军的联合支援,显现出乌克兰在多军种合作方面的能力提升。此次轰炸的目标是俄方的化工厂,乌方表示,该工厂负责生产炸药和燃料,而这些原材料则被用于制造导弹等军事设备,直接威胁到乌克兰的安全。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