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星环科技-U科创板上市3年亏损加剧却要港股IPO 核心财务数据“打架” 销售费用率高达55%营收仍下滑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郑权

8月18日,星环科技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保荐人为海通国际。

与同行公司相比,星环科技业绩规模最小且与倒数第二名相差悬殊、A股上市最晚但却是第一个要去港股IPO。同时,星环科技销售费用率远超同行但依旧没能维持公司业绩增长,甚至2024年的营收还不如上市当年高。上市后,星环科技的亏损更严重,经营现金流持续“失血”,以这样的成绩单如何去向港股投资者发新股募资?

星环科技不仅营收规模小还出现下滑,并且核心财务数据也出现了不同版本,这令“小而不美”的公司的财务真实性打上问号。比如公司A股公告、年报披露的销售模式收入占比与港股招股书披露的数据严重“打架”,即使考虑到统计口径的差异数据也难以匹配。

A股上市比同行晚业绩垫底却最早赴港IPO 亏损加剧募资必要性存疑

星环科技是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技术,其助力企业高效构建AI基础设施软件,推动各行业智能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公司业务涵盖三大核心板块:AI与大数据基础设施软件业务、解决方案业务、其他业务。

2022年10月,星环科技在科创板上市,募资14.3亿元,分别用于大数据与云基础平台建设等项目。

在A股招股书中,星环科技将中望软件金山办公安恒信息奇安信-U四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同行可比公司。与同行可比公司相比,星环科技的营收最低,且显著低于倒数第二名。

以2024年为例,中望软件、金山办公、安恒信息、奇安信-U、星环科技-U的营收分别为8.88亿元、51.21亿元、20.43亿元、43.49亿元、3.71亿元。星环科技的业绩不仅垫底,且不及倒数第二名中望软件营收的一半。

由此可见,星环科技营收规模在行业中较为袖珍。并且,星环科技是最晚在A股上市的公司,中望软件、金山办公、安恒信息、奇安信-U在A股IPO的时间分别是2021年3月、2019年11月、2019年11月、2020年7月,皆早于星环科技的2022年10月。

比可比同行公司上市晚,营收规模畸低却最早去港股IPO募资,星环科技的操作难以令投资者理解。

星环科技表示,去港股上市的目的是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国际品牌形象,同时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

星环科技所称的“提升公司国际品牌形象”,是有很大难度的,毕竟公司近三年来自境外的收入占比都低于2.2%。 wind显示,2022-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2.14%、0.37%、0.82%。 

更重要的是,星环科技上市三年里营收整体上呈下滑趋势,亏损加剧,这样的成绩单恐难以让港股投资者满意。

2022-2024年,星环科技分别实现营收3.73亿元、4.91亿元、3.71亿元,2024年的营收较刚上市的2022年还有所下滑;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71亿元、-2.88亿元、-3.43亿元,亏损逐年扩大,三年合计亏损超9亿元。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4.03亿元,投资者很难获得现金分红回报,港股投资者是否会认购这样的新股?

事实上,星环科技在2023年6月发起过定增,即在刚上市9个月后就要募资。但该定增计划在2024年12月终止,给出的理由是自身业务发展方向及战略规划考虑,同时结合外部融资市场环境等相关因素。

为何在终止定增计划不久后又要募资?值得关注的是,上交所对星环科技2023年的定增募资必要性发出问询。

核心财务数据“打架”

星环科技不仅营收规模小出现下滑,并且核心财务数据也出现了不同版本,这令“小而不美”的公司的财务真实性打上问号。

比如在港股招股书中,星环科技称: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来自直接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96.3%、94.0%、93.7%,第三方专业分销商所贡献的收入分别占各年度总收入约3.7%、6.0%、6.3%。

星环科技-U科创板上市3年亏损加剧却要港股IPO 核心财务数据“打架” 销售费用率高达55%营收仍下滑

星环科技-U科创板上市3年亏损加剧却要港股IPO 核心财务数据“打架” 销售费用率高达55%营收仍下滑

星环科技-U科创板上市3年亏损加剧却要港股IPO 核心财务数据“打架” 销售费用率高达55%营收仍下滑来源:港股招股书

然而星环科技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直销模式产生的收入为1.8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50.64%,与港股招股书披露的“93.7%”相差甚远。

星环科技-U科创板上市3年亏损加剧却要港股IPO 核心财务数据“打架” 销售费用率高达55%营收仍下滑来源:2024年年报

此外,星环科技公告中披露的2022年直销模式收入占比为53.52%,经销商收入占比5.08%;而港股招股书披露的直销收入占比为96.3%,第三方分销商收入占比3.7%,与星环科技A股公告披露的数据严重“打架”。

星环科技-U科创板上市3年亏损加剧却要港股IPO 核心财务数据“打架” 销售费用率高达55%营收仍下滑来源:A股公告

即便考虑到统计口径差异,星环科技A股公告和港股招股书的数据也难以匹配。比如2022年,公司直销模式收入占比无论加上渠道销售收入占比,还是加上渠道销售收入中的“项目合作伙伴收入占比”,都难以与港股招股书披露的“96.3%”相吻合。

销售费用率高达55%也没提高营收

星环科技不仅营收规模显著低于同行,并且销售费用率显著高于同行可比公司。

2022-2024年,星环科技销售费用分别为2.05亿元、2.63亿元、2.04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5.08%、53.5%、54.9%,一直维持在55%左右。

星环科技-U科创板上市3年亏损加剧却要港股IPO 核心财务数据“打架” 销售费用率高达55%营收仍下滑

同行可比公司中,2022-2024年,奇安信-U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0.45%、29.74%、34.31%;安恒信息的销售费用率为43.09%、41.86%、37.46% ;中望软件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7.27%、52.54%、46.58 %;金山办公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1.06%、21.23%、19.36%;四家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别为37.97%、36.34%、34.43%,明显低于星环科技的55%左右。

畸高的销售费用率也没有给星环科技带来高营收增长,2024年公司营收为3.71亿元,同比大降24.31%,3.71亿元的收入还没有刚上市的2022年高。加上公司上市后亏损加剧,业绩规模在同行垫底等问题,星环科技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可见一斑。

公司居高不下的应收账款及变慢的周转效率也可以印证上述论断。截至2022年、2023年、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3月31日,星环科技的贸易营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信贷亏损拨备)分别为人民币24190万元、37740万元、33740万元及30380万元。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贸易营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198天、222天及342天。

2022—2024年,星环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亿元、-3.65亿元、-3.27亿元,持续巨额“失血”。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72.167.143.19/23326.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