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权益类“突起”年化最高破30%,理财市场“股债跷跷板”愈演愈烈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卢梦雪    股涨债落,银行权益类理财和固收类理财收益出现明显分化。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卢梦雪 

股涨债落,银行权益类理财和固收类理财收益出现明显分化。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有权益类理财年内年化收益率达到了32.08%。固收类理财却是另一番光景,截至7月27日,理财公司存续固收类理财近1个月平均年化收益率环比下跌23个BP;到期固收类理财平均兑付收益率(年化)环比下跌21个BP。

相关分析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资本市场回暖带动权益类理财产品收益上涨,但“股债跷跷板”效应造成了银行权益类和固收类产品收益的分化。若理财公司为应对债市波动主动减持长久期债券,将进一步导致固收类产品收益下滑,从而加剧收益分化情况。

权益类理财收益冲高

进入7月以来,A股强势回暖,一个月内大盘持续上涨了200点,冲破3600点。受此带动,银行权益类理财收益明显上涨。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市场上存续的、由理财公司发行的公募权益类理财产品共有44只,有39只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为正,占比达到了88%。

从具体收益情况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存续的44只权益类理财有19只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超10%,占比约43%;有两只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超20%,均为华夏理财发行,分别华夏理财天工日开6号(微盘成长低波指数)、华夏理财天工日开8号(贵金属指数)。

其中,华夏理财天工日开6号(微盘成长低波指数)收益率最高,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了32.08%。Wind数据显示,该产品风险等级为R5高风险,1元起购,于2023年7月7日成立,当前产品规模为0.02亿元,每日开放。在持仓方面,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20.64%,权益类投资占比79.36%,无债券持仓。

具体资产配置方面,华夏理财资料显示,天工日开6号(微盘成长低波指数)为被动指数类产品,跟踪标的为华夏理财微盘成长低波指数,投资标的主要为标的指数成分股。根据华夏理财2023年6月底发布的信息,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该指数主要涉及机械设备、汽车、基础化工、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轻工制造等行业,占比分别为13.79%、11.49%、11.49%、7.28%、6.13%、5.75%。

而同为被动指数类产品的华夏理财天工日开8号(贵金属指数),在7月29日年内年化收益率达到了28.90%。该产品跟踪标的为华夏理财贵金属指数,底层资产中99.53%为资产管理产品,截至6月30日前十项持仓中包括湖南黄金紫金矿业山东黄金中金黄金湖南白银贵研铂业恒邦股份山金国际赤峰黄金等。

在今年上半年权益市场整体向好的带动下,进取型投资者占比有明显提升。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人,较年初增长8.37%,其中风险偏好为五级(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近一年持续上升,较去年同期增长1.25个百分点。

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轼剡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资本市场回暖带动权益类理财产品收益上涨,高收益的吸引力推动了部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转变。同时,2024年以来监管部门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2025年年初再发相关政策,理财公司顺势布局权益类产品,吸引追求弹性收益的投资者,叠加理财机构投教驱动,使得高风险投资者占比有了提升。

固收类理财收益明显分化

与权益类产品表现形成明显反差的,是以债券类资产打底的银行固收类理财收益率明显下降。

近期,债市加速调整,赎回压力加大,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5bp至1.3834%,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自5月末以来再次向上突破1.70%,体现出相对较大的调整压力。

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81%,环比下跌23个BP;理财公司到期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兑付收益率(年化)为2.43%,环比下跌21个BP,落后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3个BP。

黄轼剡向记者分析指出,当前权益类理财和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分化的原因主要由“股债跷跷板”效应造成。

“权益类产品和固收类产品在市场上受到资金再分配的影响,资本市场的上涨导致权益类产品吸引力增加,部分资金将从固收类产品中流出转向权益类产品。此外,债市的波动也加剧了本次收益分化的情况,近期国债利率有所升高,压制债券价格,导致固收类产品净值出现波动。”黄轼剡指出。

在此背景下,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相关研报披露的第三方债基申赎数据显示,7月21日以来,公募债基净申购指数持续为负,24日负值扩张至29.2,显示其遭遇去年“9.24”行情之后的最大单日赎回。有业内人士认为,近两日主要减持机构为银行理财及其通道。

同时,记者注意到,平安理财、浦银理财、南银理财、华夏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均在近期发文解读债券市场,安抚投资者情绪。

平安理财表示,近一周利率债、信用债整体呈现震荡调整态势,但“历史上债市长牛短熊,调整往往是买入机会”。

浦银理财投资研究部郭学琦认为,风险偏好抬升加剧了预期差在债券市场的定价,造成了债市短期脉冲式的回调。不过,虽然后续“短期债市或仍有情绪性脉冲”,但“趋势性回调的风险仍然较低,回调空间也较为有限”,建议投资者继续耐心持有。

在权益类和固收类产品业绩明显分化之下,兼具稳健与弹性的“固收+”理财产品成为多家理财公司的重点发力方向,通过增配权益类资产和衍生品,来提高产品收益。

华夏理财就在相关文章中指出,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债市扰动因素加剧的环境下,投资者可以通过优化组合配置比例,改善后续持有体验。“对于能接受一定波动的投资者来说,股市回暖行情下,不妨多点进攻,乘势而行,考虑股债结合的固收增强产品,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严选债券资产并根据市场情况谨慎参与权益市场力争增厚收益,在追求稳健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升收益空间”。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长期来看,固收类产品在资产配置中仍将扮演“压舱石”角色,但其“稳定票息收益”的属性正面临挑战,通过“固收+”策略增厚收益,理财产品增配权益性资产的趋势已逐渐形成。

责任编辑:王馨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72.167.143.19/2104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